比如凍頂茶區或是文山人茶區,
阿里山則是臺灣早期試驗種植高山茶之處。
阿里山名字起源從1967年6月出版的嘉義縣志(卷一)土地志發現對阿里山的敘述,
全文如下:「康熙五十六年(公元一七一七年)即二百四十五年前所修諸羅縣志山川,
已有阿里山之名稱。
吳鳳鄉柳竹青云:阿里山本狩獵地區,
相傳昔日山胞首領名曰阿里,
遂將此獵區稱為阿里山。
自嘉義市至阿里山築有登山鐵路,穿山築路,崎嶇峻險,別具風格」。
可見在距今300年前已經有阿里山此名,
而且是原住民的狩獵場。
種植在阿里山的茶葉,
因為四季分明,
空氣較為潮濕,
春天與冬天不會有劇烈的溫差(春天20-30度,冬天10-20度),
但季節溫度仍有差距。
所以茶葉接受了均衡的日照與雲霧,
茶葉滋味豐富且多層次,
入口的微微刺激感帶來厚實的回甘滋味,
這是阿里山茶的特色。
阿里山小火車在阿里山,
除了日出外,
小火車可說是另一個地理標誌,
這也是阿里山茶包裝圖案的由來。
阿里山小火車是世界三大高山鐵路之一,
另外兩個是祕魯中央安地斯山鐵路與印度大吉嶺喜馬拉雅山鐵道路。
此外,
奮起湖便當更是另一個名產,
會如此有名,
因為當從嘉義北門車站出發時,
到了奮起湖已經中午,
旅客會在奮起湖休息吃飯,
再搭火車上阿里山。
因為山上天氣相當不穩,
必須特別留意鐵路交通,
不然可就要睡山上了。
補充:可以上網搜尋阿里山茶包裝,
就可以看到小火車圖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