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緒20年(1894)《雲林縣采訪冊》〈沙連堡〉提到:「崠頂山在縣東三十八里。其山自鳳凰山分龍,蜿蜒六、七里,路皆平坦;至大水窟頭,束脈聳起。山二、三里,高低不一;森然屹峙,明媚幽雅;巖頭時有白雲封護。居民數十家,自成村落。巖隈曲徑,多植茶樹。昔藍鹿洲遊臺,曾到沙連,稱此茶為佳品;謂氣味清奇,能解暑毒、消腹脹,邑人多購焉。」
為凍頂山首次於文獻中出現,並且受到大家喜愛。
有趣的是,在不同民族撰寫文獻中,對於凍頂烏龍茶的分類有所不同。
在早期的臺灣,茶被分成包種茶與烏龍茶。包種茶包含臺北文山包種茶以及南投凍頂烏龍茶。烏龍茶則為東方美人茶。(林義恆、吳振鐸(1986)。包種 烏龍 鐵觀音 製造和品評。行政院青年輔導會)
文山包種屬條型烏龍茶,凍頂烏龍茶屬於球型烏龍,球型烏龍茶製作工藝歷史記載如下,在昭和15年(1939~1941)王泰友到凍頂,以安溪鐵觀音茶之布巾包種法,傳授布球茶之製造技術。
到了今天,還可以在凍頂茶區找到當時王泰友老先生的學生,據他們回憶,與泰友伯製茶,茶品質雖好,但因為勞力與精神付出劇烈,讓人苦不堪言。
在球型茶整型工藝尚未傳入臺灣前,不管是文山包種茶還是凍頂烏龍茶,都為條型。
在大正12年(1923)臺灣特殊理科教授資料解說一書當中,第三十七篇,可以發現包種茶與烏龍茶被獨立區分成兩種茶,從烏龍茶製作過程中可以推測,這是凍頂烏龍茶的製作方法,但是少了團揉的整形步驟。
書中提到的製茶技術相當有趣,如藶箶萎凋(室內萎凋)須綠葉鑲紅邊,揉捻用腳揉等等。(臺北市旭尋常小學校、尾古祿爾(1923)。臺灣特殊理科教授資料解說。尾古書店)
臺灣茶的製作方法,歷史記載稀少,經常僅一段話出現在文獻中。在尋訪的旅途當中,偶然發現的相片,保存著當時茶區景色。
鳳凰村的採茶景象,後面是鳳凰山。
大人在採茶,小孩總是嘟嘴不開心在茶園旁,因為不能出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