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制造的乌龙茶为条型,在中国属于闽北乌龙制造方法,像武夷岩茶就属闽北乌龙。
茶多在山上生产,完成后以人力用扁担将茶叶运到山外的城市贩售。
路途遥远且艰险,为了方便运输,发展出了将茶缩小的团揉技术,可缩小至少两倍以上体积。
这些乌龙茶制茶技术先后传到台湾,
在1885年,由魏静时与王锦水两位在台北留下了条型乌龙制造方法,魏静时制造清香型乌龙。王锦水产制茶类似武夷岩茶,滋味较浓,现今已失传。
在1939~1941年间,由王泰友与王德两人在南投传授来自安溪的团揉技术。此时冻顶乌龙才开始逐渐演进成半球型外观,且带有烘焙的精致茶工艺。
约从1980年开始,高山茶兴起,制茶人将冻顶乌龙茶制茶方法调整,去除烘焙的工艺,保持茶鲜爽的高山滋味。
文山包种茶、冻顶乌龙茶、高山茶,这些茶名代表着产地特色。随着习惯的累积,这些茶名已变成不同制茶工艺的代名词。
包种茶:清香型条索状清香乌龙茶。
冻顶茶:浓香半球型乌龙茶。
高山茶:清香半球型乌龙茶。
举例来说,A产地所种植的青心乌龙茶树,可以透过不同方法制造出包种茶、冻顶茶、高山茶。
这些名称谨代表制茶工艺,不代表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