お茶の旅
2021.06.19

EP01 為什麼有些茶是條狀?有些是球狀?讓我們聊聊臺灣烏龍茶起源

EP01 為什麼有些茶是條狀?有些是球狀?讓我們聊聊臺灣烏龍茶起源

Apple Podcast

SoundOn

每當我們喝茶的時候,總會發現有些茶葉是一根根的條狀,有些是一顆顆的球狀。
這是為什麼?這絕對不是因為好看的長相才將茶整型成這個形狀。

今天,我們來聊聊臺灣烏龍茶起源。

藉著了解烏龍茶的由來,認識烏龍茶的樣貌。

她不是綠茶,也不是紅茶。
她是一款在臺灣最容易喝到的茶,
也是大家最搞不清楚的茶類。

茶、酒、咖啡,是世界三大飲料,臺灣以烏龍茶聞名全世界。

什麼是烏龍茶呢?

烏龍茶可以兩種方式定義,她是品種的名稱,也是製作方法的名稱。

這次我們就以製作方來帶大家認識臺灣烏龍茶。

烏龍茶在較少接觸茶的人來說,
她是餐桌上那一壺深色又帶點苦味的飲料。
或是可以在便利商店買到的深褐色罐裝茶飲。
可能是爺爺用紫砂壺沖出來的濃烈液體。
這些是許多人對於烏龍茶的第一印象。
烏龍茶簡單來說,就是經過部分發酵的製作工藝所生產出來的茶葉。
不發酵製茶工藝製作而成的茶稱為綠茶。
完全發酵製茶工藝製作而成的茶稱為紅茶。
如果以香蕉來舉例,
綠茶就是青綠色的香蕉,烏龍茶就是黃加上一點黑點的香蕉,紅茶就是全黑的香蕉。

臺灣烏龍茶以台北文山包種茶、凍頂烏龍茶為出名。

素有『北包種、南凍頂』的稱號。

其製作工藝來自於大陸。
在世界上,烏龍茶起源自福建、廣東一帶,
可以分成閩北烏龍、閩南烏龍、潮汕烏龍。
閩北烏龍代表為武夷岩茶,其中以大紅袍最為出名。
閩南烏龍代表為安溪鐵觀音。
潮汕烏龍為鳳凰單欉。
她們風味各具特色,其製作工藝核心皆為為部分發酵,
因為地緣關係,最後形成的外觀有所不同。
起源故事要從閩北烏龍說起,
在南唐時期(933年),於現今建甌地方的鳳凰山開始生產茶葉,名為北苑御貢茶園,為貢茶。
後來南唐被宋所滅之後,北苑御貢茶園成了宋皇帝的御茶園,
其中生產的茶類以龍鳳茶與龍鳳團餅最為出名。
在宋徽宗的『大觀察論』中曾經提到。
當時的已有少部分武夷茶一起進貢,這也讓武夷茶有成名的機會。
到了明代,貢茶茶園種植地點開始轉向武夷山山區轉移。
北苑茶上貢四朝(五代的閩和南唐、兩宋、元、明)。
武夷茶上貢三朝(元、明、清)。
當時茶的製作工藝為不發酵茶,為綠茶。
陸羽茶經的茶是談綠茶。
直到清雍正年間(1725年),
部分發酵製作工藝才開始發展,也就是烏龍茶。
網路上有相當多資料表示,
根據福建《安溪縣志》記載:“安溪人於清雍正三年首先發明烏龍茶做法,以後傳入閩北和臺灣。
但是經過詳細查閱安溪縣志並查無此資料。
在安溪縣志能查到的資料為
卷之一》《瑞章總論》:「茶,乃南方嘉木,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棕櫚子。土產建州、北苑、先春、龍焙,洪州雙井、蒙頂、石花,皆茶之極品者也。紫為上,綠次之;筍為上,芽次之。 社前採者為佳,寒食、穀雨採者次之。備見陸羽《茶經》。」安溪茶產常樂、崇善等裡,貨賣甚多。
社前為春分與清明之間,國曆為3/20~4/6之間。
從此採摘時間可以推斷此段文字為敘述綠茶,
因為烏龍茶茶葉最佳採摘時機為穀雨,約國曆4/20。
此段文獻僅提到安溪有產茶,並無提到烏龍茶製作。
烏龍茶製作的工藝,
根據野使傳說,當初北苑貢茶在製作時,因為有些茶葉沒有馬上炒製,
久放後造成茶葉發酵,而發現了其獨特的香味。
而根據文獻記載,在『續茶經』(1717~1720年)中有提到烏龍茶製作方法,
包含曬太陽、發酵、與烘焙等製作工藝,與現今武夷茶製法相同。
烏龍茶製作工藝始於武夷,再傳於安溪。
從茶葉外觀可以發現,安溪鐵觀音為緊壓球狀,武夷岩茶為條狀,
會有此差異,並無文獻記載,根據考究,
茶葉形狀會發生改變的原因與『老虎』有關。
在安溪縣志記載。可以發現許多有關於老虎所造成的災難。
內文敘述如下:
虎一名“山君”,言山兽虎为之君,行以爪拆地观奇耦,及作威则毛张爪露,啸则林振风生。安溪山木深邃,虎患为多。
在正德十六年春,猛虎群出,傷畜類數多,民難往來。
假設安溪茶生產工藝一開始與武夷山相同,
其成品茶葉體積將會相當巨大。
加上茶多種植在山區,必須運送到市區才可以販售。
可以想像在山裡扛著一大包的茶葉,路途崎嶇險惡。
還要躲避老虎的追鍥,這是相當辛苦的事情。
所以將茶葉體積縮小,將便於運輸行動,
根據經驗,縮小體積可以達兩倍以上。
這是合理的解釋安溪茶是球狀的原因。
最後一個就是廣東潮州的鳳凰單欉。
以帶有獨特花香為特色,茶葉外觀為直條狀,
會稱為單欉是因為每批茶葉都來自單一茶樹,
因為每個茶樹都具有其特別的味道。
比如蜜蘭香、鴨屎香、通天香、宋種等。
大陸地區介紹完了,接下來講講臺灣。

一開始有提到,臺灣以文山包種茶與凍頂烏龍茶最有名。

臺灣烏龍茶製茶工藝來自大陸福建,

文山包種茶形狀為條狀,方法源自於閩北武夷茶製作工藝。
根據歷史考證,
在1885年,由安溪人魏靜時與王水錦兩位在台北留下了條型烏龍製造方法。
王水錦產製茶類似武夷岩茶,經過烘焙,滋味較濃,稱文山式製造法,現今已失傳。
魏靜時改良製造方法,製造出清香型口味,大受好評,稱為南港式製造法,
為現今文山包種茶的製作工藝基礎。
包種茶名稱是怎麼來的,可以分成包與種來說,
包,指的是用紙將茶葉包起來,包裝茶葉的方法也是一門學問。
不過為了保存方便與食品衛生,都會先將茶以鋁箔袋裝起來再用紙包起來,現在市面上復古包裝多採用此方式。
種,指的是青心烏龍茶葉品種,青心烏龍在臺灣會因為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稱號。
台北稱為種仔,南投稱為軟枝烏龍或青心仔。最常見則稱為烏龍。

這個烏龍是指茶樹品種,常常與烏龍茶製茶工藝名稱搞混。

所以包種茶是指用紙將青心烏龍包起來的意思。

說到凍頂烏龍茶,其外觀為球型,或稱半球型。

又可稱為半球形包種茶。半指的是接近的意思。
如果真的將茶揉到非常圓,製作時間將會非常耗時,
而且可能會因為為了圓而將茶揉太緊,讓茶葉泡不開,
這會使茶變得不好喝。
從凍頂烏龍茶的形狀,可以推論其製作工藝是來自安溪。
歷史文獻記載,
在1939~1941年間,由王泰友與王德兩人在南投傳授來自安溪的團揉技術。
此時凍頂烏龍才開始逐漸演進成半球型外觀,且帶有烘焙的精緻茶工藝。
約從1980年開始,高山茶興起,製茶人將凍頂烏龍茶製茶方法調整,去除烘焙的工藝,保持茶鮮爽的滋味。
臺灣茶會有這樣的改變,也是有原因的,
臺灣茶形狀與製作工藝變化順序是這樣,
烘焙條狀>清香條狀>烘焙半球狀>清香半球狀
烘焙條狀為文山包種茶前身,已經失傳,
清香條狀為目前文山包種茶主流,
在1929年,日本人谷村愛之助及井上房邦氏認為,
文山包種茶外觀粗糙不優美,缺乏重量感與穩定性,
所以將茶形狀改為半球狀,提高市場競爭力。

凍頂烏龍茶與木柵鐵觀音就這樣產生。

如何從烘焙半球狀變成清香半球狀呢?
在1976年與1985年間,鹿谷鄉農會舉辦凍頂烏龍優良茶競賽,
主審吳振鐸場長,為第一屆茶業改良場場長。

吳場長發現凍頂烏龍茶重在焙火與回甘滋味,容易與木柵鐵觀音混淆,

於是推廣清香型烏龍茶製作方法,讓茶滋味重點變成清甜與撲鼻花香。
之後高山茶引入清香型烏龍茶製作方法,大受市場喜愛。

我認為凍頂烏龍茶與木柵鐵觀音是各具特的茶品。

會造成難以區分的原因,通常是製作工藝不完整。

木柵鐵觀音以其觀音韻為特色,

什麼是觀音韻?

就是柑橘的微酸滋味加上金屬感,
什麼是金屬感,就是用舌頭同時舔四方形9v電池正負極的滋味。
舌頭上會有點酸麻的感覺。
凍頂烏龍茶以強回甘、糯米香為特色。
強回甘是指喝下之後幾個小時內口腔依然能感受到茶的甜味。
糯米香又稱印泥味,這是經過充足發酵的茶葉加上烘焙才會產生的味道。
糯米香怎麼聞,就是當米飯煮好,打開鍋蓋所聞到的香氣。
印泥味不是現代速乾印臺,而是傳統用硃砂製成的印泥所產生的味道。

以上完整介紹臺灣烏龍茶的由來。
謝謝大家。